字級
- 大
- 中
- 小









惠中寺未來與希望系列講座 覺居法師、羅宇庠談「點亮心中的光」
2023-06-24
佛光山惠中寺「未來與希望」系列講座,6月22日邀請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與佛光山均頭國際教育機構執行長羅宇庠,以教育、Al智慧、新世代議題,引領大眾反思暢談「點亮心中的光」,現場及線上同時聆聽人數達9265人。
世界環境變遷太快,覺居法師提及「教育,影響人的一生重要性」,闡述家庭、學校、社會教育的關聯。他分享《三好,成就孩子好素養: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書中一則感人的故事,佛光山均頭國民中小學張金城老師,在面對聰明有想法卻叛逆的轉學生黃于原,沒有棄之不顧,反而給予這個特別的孩子極大的空間,順其本性,陪伴而非介入,允許他以自己的步調自主學習,放手讓他成長。最終讓一個拒學的孩子安於學習,這個孩子最後不但考上建中,之後更獲得國外多所頂尖大學的入學許可,讓家長非常歡喜。
覺居法師強調,教育可以使一個人更為完整,家庭中父母的身教與言教,是塑造孩子性格、人生觀的第一位老師;而學校教育能夠培育孩子發掘才能、建立正確人生價值與目標。
「老師跟教育、對一個孩子,有非常大的影響!」從小調皮、愛打球,被老師稱為麻煩製造者,均頭國際教育機構的執行長羅宇庠表示,母親在他16歲時送他出國念書,因為陌生環境加上語言不通,一度感到孤獨和崩潰,那時一位黑人歷史老師告訴他,課業失敗只是人生其中一件小事而已,鼓勵他往愛好專長發展,從此他開始在球場上跟同學交流建立自信,成績也越來越好。這段深刻的學生時期經歷,更促使他發願未來也要成為一位,能夠提攜下一代的老師。
羅宇庠在2018年回到台灣,因受到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全心全力投入教育,為國家培育人才的三好理念感動,於是下定決心把教育,當成一生奉獻的選項,帶領均頭國際實驗教育機構,接軌世界,培育更多台灣的國際人才。
18世紀知識更新週期為80至90年,21世紀縮短到2至3年,科技更新快速,元宇宙、AI、ChatGPT陸續出現,人工智能已對人類生活產生影響,職業取代、新世代教學模式變動。
「Al衝擊教育,該怎麼辦?教育的本質到底是什麼?」覺居法師以佛教的觀點,闡述人的一生會受四種力影響:業力、場力、念力、願力,教育的本質,就如今年講座主題「厚道」,在變動中保持良善,在塵土中創造希望。羅宇庠則表示人生像實驗室,教育是實驗的過程,教育的本質是教出勇氣、堅韌、誠實、能思考、同理心的孩子。
「如何找到心中的光亮?」羅宇庠說,人生是一個實驗室。在實驗之前什麼都不知道,要讓自己的思維不斷成長,成為成長型思維,就能面對未來不同實驗的模式和挑戰。
覺居法師特別引用印度詩人泰戈爾:「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光,走出黑暗;請保持心中的善良,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善良,走出絕望;請保持你心中的信仰,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信仰,走出迷茫;請相信自己的力量,因為你不知道,誰會因為相信你,開始相信自己。」勉勵大眾只要不斷學習永保好奇;學習自信肯定自我;正向思維自我教育,就能把自己活成一道光。
世界環境變遷太快,覺居法師提及「教育,影響人的一生重要性」,闡述家庭、學校、社會教育的關聯。他分享《三好,成就孩子好素養: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書中一則感人的故事,佛光山均頭國民中小學張金城老師,在面對聰明有想法卻叛逆的轉學生黃于原,沒有棄之不顧,反而給予這個特別的孩子極大的空間,順其本性,陪伴而非介入,允許他以自己的步調自主學習,放手讓他成長。最終讓一個拒學的孩子安於學習,這個孩子最後不但考上建中,之後更獲得國外多所頂尖大學的入學許可,讓家長非常歡喜。
覺居法師強調,教育可以使一個人更為完整,家庭中父母的身教與言教,是塑造孩子性格、人生觀的第一位老師;而學校教育能夠培育孩子發掘才能、建立正確人生價值與目標。
「老師跟教育、對一個孩子,有非常大的影響!」從小調皮、愛打球,被老師稱為麻煩製造者,均頭國際教育機構的執行長羅宇庠表示,母親在他16歲時送他出國念書,因為陌生環境加上語言不通,一度感到孤獨和崩潰,那時一位黑人歷史老師告訴他,課業失敗只是人生其中一件小事而已,鼓勵他往愛好專長發展,從此他開始在球場上跟同學交流建立自信,成績也越來越好。這段深刻的學生時期經歷,更促使他發願未來也要成為一位,能夠提攜下一代的老師。
羅宇庠在2018年回到台灣,因受到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全心全力投入教育,為國家培育人才的三好理念感動,於是下定決心把教育,當成一生奉獻的選項,帶領均頭國際實驗教育機構,接軌世界,培育更多台灣的國際人才。
18世紀知識更新週期為80至90年,21世紀縮短到2至3年,科技更新快速,元宇宙、AI、ChatGPT陸續出現,人工智能已對人類生活產生影響,職業取代、新世代教學模式變動。
「Al衝擊教育,該怎麼辦?教育的本質到底是什麼?」覺居法師以佛教的觀點,闡述人的一生會受四種力影響:業力、場力、念力、願力,教育的本質,就如今年講座主題「厚道」,在變動中保持良善,在塵土中創造希望。羅宇庠則表示人生像實驗室,教育是實驗的過程,教育的本質是教出勇氣、堅韌、誠實、能思考、同理心的孩子。
「如何找到心中的光亮?」羅宇庠說,人生是一個實驗室。在實驗之前什麼都不知道,要讓自己的思維不斷成長,成為成長型思維,就能面對未來不同實驗的模式和挑戰。
覺居法師特別引用印度詩人泰戈爾:「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光,走出黑暗;請保持心中的善良,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善良,走出絕望;請保持你心中的信仰,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信仰,走出迷茫;請相信自己的力量,因為你不知道,誰會因為相信你,開始相信自己。」勉勵大眾只要不斷學習永保好奇;學習自信肯定自我;正向思維自我教育,就能把自己活成一道光。
最新消息
馬口禪淨中心慶中秋 歡喜傳承中華文化
2025-10-02台北道場贈物資 北市12區社福中心受惠
2025-10-02瑞典佛光人贈《365日》 Mariestad酒店旅人獲心靈智慧
2025-10-02黎昇銘佛曲專輯發行 音樂會捐作建寺基金
2025-10-02頤康長者中心 參訪多倫多佛光山
2025-10-02南華大學永續發展系列講座 推動全民實踐淨零綠生活
2025-10-02紐約道場第二屆「愛心捐血」 以熱血實踐三好四給
2025-10-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師與禪詩6-3
2025-10-02〔寶島采風〕沃野平原覆綠蔭 萬舟雲集酪農情
2025-10-01宿霧跨宗教運動舉辦「國際和平日感恩聯誼」
2025-10-01
相
關
消
息